当前位置:首页 > 美食 > 美食头条 > [步步惊心丽百度云]《步步惊心丽》真实历史结局是什么 最后赢家是伯牙

[步步惊心丽百度云]《步步惊心丽》真实历史结局是什么 最后赢家是伯牙

来源:美食头条┊ 发布时间:2016-09-04 ┊ 浏览量:

【www.kailuolin.com--美食头条】

《剧后的历史》是的本头条号新开的一个历史专栏,讲述更多电视剧,电影背后的历史。

今天要讲的《步步惊心丽》,这部韩国引进中国版权的一部偶像历史剧。在中国版的《步步惊心》讲的是清朝康熙时代九龙夺嫡的故事,而在韩国则被改成高丽王朝的开国皇帝王建膝下几位王子的争夺战。比起康熙时代九龙夺嫡的腹黑来说,高丽的王权更迭要更谨慎些。因为康熙之子夺嫡,权力旁落的机会较低,而高丽王朝因为是开国初期,继位者不力的话,朝政不稳,北有强大的契丹辽国,做邻居的我们,虽是五代十国阶段,但中原各王朝都是军事强权上位,所以,对高丽王朝来说,自然不可掉以轻心,一旦与中原王朝相处不善,随时都会有危机。

那么,今天就来看看历史上高丽王朝初期这段王权更迭过程。

剧后的历史:《步步惊心丽》中的高丽王位最后赢家是伯牙

(高丽王氏的旗子)

剧后的历史:《步步惊心丽》中的高丽王位最后赢家是伯牙

(高丽王朝的玉玺)

王建,也就是高丽王朝的开国国君(这一高丽王朝是建立在高丽,百济,新罗之上的王朝,王建在统一这三国之前,曾是高丽国王,向中国的后唐称臣)。在王建建立统一王朝初期时,他以“王朝”而非“王国”命名自己的高丽王朝,而国君以“圣上”而非“国王”,以“皇后”而非“王后”,以“皇都”,“皇城”,命名都城与王朝王宫都采用帝制,使用“诏书”,死后采用“帝制庙号,及“xx天子”,不过,尽管用了这么多的称谓,王建也没有用过“皇帝”这说法,而是使用了“大王”。或许这是王建的一种“外交”手段。在他正式当大王的时候,也就是公元936年,中原正值后唐与后晋相扯阶段,而后唐也在这一年灭亡。这对王建来说,不定是好事,因为中原是牵制契丹耶律德光(历史书上说过的契丹王,也是被制成“木乃伊”的契丹王)的重要力量,如果中原震颤,对自己未来也未必是好,当然,短期来看,耶律德光看中中原比看中高丽要多得多。所以,他称帝,没人有个闲暇来管。

剧后的历史:《步步惊心丽》中的高丽王位最后赢家是伯牙(王建画像,上面可是挂着象征帝王的12串珠子)

剧后的历史:《步步惊心丽》中的高丽王位最后赢家是伯牙(剧中是这个样子的,看着还是有点像的)

《步步惊心丽》中的王建从开始就靠婚姻(包括主动牺牲自己娶更多的老婆等等手段)拉拢家族以及原有的新罗,百济,在现实中也的确如此。比起以后的高丽大王来说,王建的嫔妃也好(29个),儿子也好(25个),是真真的多。补充一下,女儿也有9个。

这25个儿子中,当大王的一共有3个,而当大王他爹(追封为大王的)还有2个。现在就按着顺序把王子们按照母亲的顺序排一排。

庄和王后生的王子:

第一王子王武(也就是剧中的正胤)

神明顺成王太后刘氏生的王子:

太子王泰(没有在剧中出现),三王子王尧,四王子王昭,十四王子王贞,证通国师。

剧后的历史:《步步惊心丽》中的高丽王位最后赢家是伯牙不得不说这位王后最牛,生了这么多儿子,当然还有两个公主。大部分的争权戏码都给她的儿子们包揽了。

神静王太后皇甫氏生的王子:

八王子王旭。

神成王太后金氏生的王子:

十三王子王郁。

东阳院夫人庾氏生:

孝隐太子,九王垣(韩剧也曾拍摄过《辉煌或疯狂》有出现过这一人物),孝穆太子王义

广州院夫人王氏生:

十王子广州院君王。在《步步惊心丽》中就是卖萌十王子王银。

其他剧中没有出现的夫人和王子也就不再叙述了。回到高丽太祖王建身上,他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卑微,所谓的庄和王后其实是一个普通的民女。也就是说庶出之子,按照惯例,应该是嫡子继承才对,可这位王武生的早,和自己父王冲战沙场,所以有一定的兵权以及威信,再加上王建有意给长子,所以,就给了王武正胤,也就是储君的位置。

王武名字就与武断不了干系,是一个以武将身份存在朝廷的人物,这样的身份加之自己母亲身份卑微,文臣们自然嚼舌根,当然,更重要的是高丽王朝的文臣许多都是各家族培养的。当王建去世之后,王武虽然得到王建的遗诏成为高丽大王(也得到了后晋许可),但在政治上处于劣势,神明顺成王太后生的王子们就不一样,他们与其他氏族靠山出生的王子们就琢磨如何自己坐上王位。

那么,相对于其他王子而言,王武不是一个耳根子软的国王,尽管十王子广州院君的外公,大匡(正一品官)成天在他面前磨叽,说三王子王尧与四王子王昭图谋不轨,不被理睬后,又在后面安排刺杀。客观来看,王武之所以保持不听信,不决判的原因是他虽贵为国王,其实心里还是明白自己背景不强,只是忌惮于过早得罪势力强劲的王尧王昭,大家看看他俩的妈,生了那么多的儿子,就光这一点,就实力不凡。

剧后的历史:《步步惊心丽》中的高丽王位最后赢家是伯牙

王武当国王两年就病重,作为一个军人病得这么快,也着实让人怀疑,是不是有人在背后使坏,只能说不得而知了。

剧后的历史:《步步惊心丽》中的高丽王位最后赢家是伯牙(剧中的王武)

就在王武要挂的时候,王尧,也就是《步步惊心丽》中眼线三王子,上线速度极其之快,要将两大臣子先行铲除,第一个是朴述熙,第二个是十王子他外公王规,怎么铲除这两位老臣呢?王尧采取的是用一个人杀另一个人,他知道两个人关系不好,先把朴述熙给弄出去流放,王规假拟了个王命所把朴述熙给处死,接着王武驾崩之后,立刻上位,与大臣王式廉,弟弟王昭一起把王规及所有党羽给办了。

剧后的历史:《步步惊心丽》中的高丽王位最后赢家是伯牙

(剧中的眼线三王子王尧)

这事儿其实也很让人疑惑,大胆地解释一下,就是王尧与王昭两个人已经算计好了把哥哥王武给端掉,然后假借王规的手处死了朴述熙,随后又以王规伪造诏书意图谋反的罪名端掉王规党羽。人都死了,什么话都是王说了算。按理,这王位,王尧和王昭得给人家王武的儿子,可是这位侄子没有提上日程,在之后的大清洗中还被王昭杀了。

不过,事后再来看王尧登基后的事儿,第一,劳心劳力地励精图治,第二,他重用了扶植自己上位的王式廉,甚至把都城西迁到王式廉权力核心地平壤,但王式廉去世后却乱方寸,不知如何应付各家族,第三,他在一次看马的时候,被吓到后一病不起。这三件事虽然没有联系,但偶尔也能看出王尧这个人的性格,首先他是想要有所作为的,但是主见上仍见缺少,另外,被马惊到一病不起,可见其胆量上还缺少,毕竟也是经历过夺权战的,怎么会落得这般害怕?

唯一可以推出的结论是,四王子王昭是主要政变事件推动人。为什么呢?我们再看看王尧吓到一病不起之后,谁在把政,自然是四王子王昭。王尧在驾崩前做的一件事是禅位,为什么是禅位而不是给自己的儿子,原因很简单,王昭逼他的。王尧应该很清楚,一旦禅位,自己的儿子性命不保,只有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情况下,才做出这样的决定,所以,王尧背后一直的幕后人就是王昭。当然,王尧死后,唯一的儿子也在日后清洗中被王昭亲叔叔给杀了。

在《步步惊心丽》中的王昭是第一男主角。

剧后的历史:《步步惊心丽》中的高丽王位最后赢家是伯牙心机boy王昭的上位是这些年权力更迭的重点。比起康熙那时候的九龙夺嫡而言,王建的儿子,已经是第三个上去坐王位了。如果那时候做高丽王朝的臣子,一定要记得不能站位站太早,不然还没靠好就倒了。

这一年是公元949年,也就是说,出生于925年的王昭才25岁的年纪。这样的年纪是非常轻,可却已经主谋了至少一起以上篡位事件。要说几百年后,高丽王朝之后的朝鲜王朝太宗李芳远也是这号人物,年纪轻轻就帮助自己的父亲改朝换代,接着又两次宫变杀死自己的亲兄弟。

回到王昭这人身上,他也有自己的势力,即外戚朴守卿(这个外戚不算很近,因为他的女儿也嫁给了王建,封为梦良院夫人,没生娃)。不过,他的命就没有王式廉那么好了,他虽然帮助王昭得到了高丽天下,可是在王昭羽翼丰满之后,就把他三个儿子全给灭了,断子绝孙后活活气死,另外,孝隐太子,九王垣被他杀了,电视剧里出现的穿越大臣郑知梦也被赶走了。王昭大力推行让大家互相检举的行动,甚至用解放奴婢,鼓动奴婢揭发主人的方式来打击豪强,这与我们汉朝时期的刘彻实行举报政策类似,只不过王昭是为了排除权臣,加强自己的皇权集中,后者是为了把钱搞回国库,推行自己的开疆扩土政策。

虽然,在人情上无法认同王昭的行为,但是王昭这一做法,的确巩固了高丽王朝几百年的基业,至少君是君,臣是臣,别搞得臣子们都能爬到君王头顶上。在外交上,王昭也持续了前几任高丽君王的政策,与中国当时的王朝关系搞好,当时的后周是郭威,再这之后是柴荣。对于柴荣这样热血的帝王来说,他的目标一直是北伐契丹,攻打幽云十六州,王昭在高丽王朝做什么,哪怕是私下称自己为皇帝都没有如何去搭理。

不过,王昭去世之后,他的儿子显然在与宋朝的外交上,处于一定的劣势,基本只能听着宋朝皇帝的话,腹黑帝赵光义掌握一个像王昭儿子一样的高丽王还是轻而易举的。尽管如此,高丽君王自王昭清洗之后,还是具有相当高地位的。

说到这里,大家可能还在想,电视剧里的男二八王子去哪儿了呢?

剧后的历史:《步步惊心丽》中的高丽王位最后赢家是伯牙

八王子王旭最大的功劳,就是生孩子。儿子是成宗(在侄子景宗之后登基的,等到景宗儿子穆宗年纪差不多了后禅位),两个女儿都嫁给了侄子景宗,不过其中一个女儿与王旭自己弟弟十三王子王郁私通生了个儿子。没错,就是那个电视里最美王子——伯牙。他们俩怎么私通的呢?据说是景总驾崩之后,女眷出宫生活,她和十三王子,也就是自己的叔叔做了隔壁邻居,两人好上后怀孕生下孩子后,女方去世。

剧后的历史:《步步惊心丽》中的高丽王位最后赢家是伯牙

所以说,最后人生大赢家就是王郁,他才是真正的高丽王朝王权争夺战的正式结局。

喜欢这一专栏的,也可以订阅本头条号,继续关注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kailuolin.com/meishi/34063.html